“2024年”是金融和财政化债助力下,城投非标类风险事件修复的一年,随着非标处置方式逐渐多元化,全年呈现“总量收敛、区域分化、内部分异”的特征。层级上,各层级均出现修复,但低层级仍占主力。违约产品上,信托计划和债权融资计划仍排名靠前,但同比降幅均较大;定融工具违约事件仍处高位,其余各类资产的风险事件数量同比均下降。
2024年经济弱复苏、政策强预期下,“资产荒”极致演绎,机构欠配压力增大,央行对长债管控从“口头警告”升级为“行动纠偏”,货币政策定调时隔14年转为“适度宽松”,“6+4+2”最大力度的化债政策出台,年底机构抢跑前置,债市经历快牛、震荡、牛陡的行情,长债进入1.0时代。
2024 年上半年政策定调稳中求进,下半年政策强调更为积极。12 月中旬中央政治局和经济工作两大重要会议针对“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”,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,“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”在时隔14 年后再次出现,而“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”与“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”这样的政策组合更是首次被提及。
从基本面来看,2024年社会融资需求放缓,银行信贷需求增量走弱,中小银行经营状况分化依然存在,弱区域城农商行资产质量及盈利能力继续承压。年内,金融让利实体的宏观政策引导LPR多次下调,资产端收益下行叠加负债端成本粘性,促使银行息差已收窄至合意水平以下,股债投资回报预计对利润形成重要支撑,但收益的持续性较弱,主体间信用成本分化将使得盈利表现进一步分层。